Skip to content

基础分析

作者: 高瑞峰
时长: 8 分钟
字数: 2.3k 字
更新: 2025-09-24
阅读: 0 次
云平台 使用说明 SeekSpace 单细胞空间转录组

“基础分析”是分析流程的初始模块,可进行基因、线粒体过滤、去批次整合聚类,保留质量合格的细胞用于后续分析。分析流程创建及过滤整合聚类流程如下:

初始阶段

  1. 【新建流程】创建单细胞分析流程。项目开始一般选择样本进行大群分析,后续可选择注释好的细胞类型进行亚群分析。

  2. 填写“流程名称”及“流程描述”,用于后续查找和了解流程信息。

  3. 【选择数据】选择待分析的样本,可选择已经整合好的多样本数据,也可选多个单样本进行过滤整合。

NOTE

数据详细来源可查看《我的数据》。

  1. 【分组】对样本添加分组信息(选填),后续模块也可添加分组信息,详情可见“画图工具”添加标签功能和“差异富集”分组功能。

  1. 填写信息,选择待分析的数据,可以选择【开始分析】手动进行过滤整合和聚类,也可以选择【基础分析】、【基础分析+细胞注释】、【基础分析+细胞注释+差异富集】或【基础分析+细胞注释+差异富集+画图工具】快速进行自动分析。

过滤

  1. 【开始分析】后的“图表数据”会统计样本UMI、线粒体占比及基因表达情况,简要展示各样本质量信息。

NOTE

指标释义(scRNA-seq):

  • nCount_RNA:每细胞 UMI 总数,反映测序深度与转录本丰度
  • nFeature_RNA:每细胞检出的基因数,反映表达复杂度
  • 线粒体比例(mito):线粒体基因 UMI 占比,偏高常与凋亡/损伤相关(高代谢组织可适度放宽)
  1. 展开按钮可查看默认参数,用户可参考已发表单细胞文章方法中的过滤参数进行【过滤】。

TIP

如果选择的是已经整合的数据,点击【过滤】会提示是否需要跳过过滤整合步骤。如果不需要调整参数可跳过进行后续分析,如需调整过滤阈值则取消跳过,重新进行过滤整合。

IMPORTANT

过滤策略建议:

  • 使用 MAD 动态阈值过滤 mt% 或以 10%-20% 作为参考上限;
  • nCount_RNA/nFeature_RNA 以分位数或箱线图上界识别极端异常;
  • 多样本时可按样本细胞数做均衡抽样,避免样本量主导聚类;
  • 高代谢组织(心/肾/肝等)与免疫/粒细胞丰富样本需适当放宽阈值,避免误删真实细胞。
  1. 【过滤】后可查看各样本过滤后质量信息,同时可对单样本进行个性化调整,保证整体样本质量一致。

    CAUTION

    避免机械性依赖“拉高细胞数”的操作(如仅凭经验值强行放宽下限)。若瀑布图拐点不清、背景高或低 UMI 群占比异常,强行回收会降低下游稳定性。 双胞(doublet)排查思路:

    • 识别 nCount_RNA/nFeature_RNA 上尾细胞(分布右侧极端高值);
    • 是否存在互斥 marker 共表达、UMAP 两团之间的“桥状”细胞;
    • 肿瘤项目可结合 CNV 辅助判定;
    • 谨慎过滤:建议多证据一致时再剔除,并在剔除后重做整合与聚类验证一致性。

整合

  1. 质控合格的数据进行【整合】,目前提供四种整合方法,其中CCA、Harmony和RPCA会对多个样本进行批次矫正。

  2. 【整合】后会展示样本整合情况,可调整整合参数重新整合。建议用户尝试多种整合方法,选择更合适的方法进行后续分析。

    TIP

    整合方法选择:

    • 批次效应较弱:merge 直接合并,避免过度校正;
    • 中等批次:CCA/RPCA;
    • 批次显著或异构明显:Harmony 更稳健。

    TIP

    效果评估三准则:

    • 批次混合度:同一细胞类型在 UMAP/TSNE 中跨样本均匀混合;
    • 生物信号保留:经典 marker 梯度与分群边界清晰,差异/富集结果符合预期;
    • 过度/欠校正告警:过度校正会抹平差异,欠校正会出现“按批次聚类”。

聚类

【整合】确认后进行【聚类】,可新建选择多个分辨率进行聚类,分辨率越大分群数量越多。后续模块也可新增分辨率进行聚类。

TIP

聚类调参与排错:

  • 拐点法:以 PCA 肘部拐点作为 dims 起点,细胞量越大适当增加;
  • 子集重聚类:如 T 细胞等大类单独重聚类,放大类内异质性。 dims 过低会遗漏关键异质性,过高易过聚类与放大噪音。请结合拐点与重现性优选。

分析完成

【聚类】后无需调整则点击【完成】,跳转“细胞注释”模块,正式开始进行单细胞相关分析。该步会耗费一定时间,请用户耐心等待。

空间转录组基础分析补充

细胞质控

  • 细胞层面过滤(表达矩阵)

    • 推荐使用 UMI 总数、检测到的基因数、线粒体比例三类指标联合筛选;根据样本组织类型自适应阈值。
    • 在 SeekSpace 流程中,常用 --forceCell--min_umi 进行初筛(例如默认提取前80,000个UMI并过滤UMI<200的条形码)。如组织复杂或背景高噪时,适当提高 --min_umi
  • 空间特异的条形码清洗(关键)

    • 过滤“无效的spatial barcode”(表达文库短片段误入、测序错误等导致在HDMI库无位置信息的条形码)。
    • 处理“重复且位置不一致”的spatial barcode:无法唯一定位者剔除。
    • 清除“异常高支持”的空间条形码簇:将芯片按网格(如30×30像素bin)统计,识别并移除疑似脱片/飞溅造成的异常热点(优先剔除该bin中UMI最高的cell barcode对应的spatial barcode)。
    • 最终仅保留通过细胞判定的cell barcode及其对应的有效spatial barcode。
  • 唯一中心性检查(多中心细胞过滤)

    • 基于细胞在空间上的UMI分布,定义“中心bin”与“核心区域”,计算核心与次中心的UMI比值(≥2判定为唯一中心)。
    • 剔除多中心细胞,降低条形码混溢或核碎片导致的定位歧义。

空间映射

  • 三库协同(以SeekSpace为例)

    • 表达文库:用于纠错细胞条形码、提取UMI、生成表达矩阵。
    • 空间文库:Spatai 文库 R2带有空间位置 32bp barcode :在R2上提取spatial barcode,并生成细胞标签(cell barcode)与空间标签(spatial barcode)的对应关系。空间文库的UMI(spatial UMI)代表了每个细胞标签上每个空间标签的表达量。
    • HDMI文库:包含32bp空间条形码及其绝对坐标;获得的reads 前面是32bp 的空间barcode,后面是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。
  • 校正与配准流程

    • 条形码层面:
      • 细胞条形码/UMI纠错(允许/禁止错配可配置,如 --skip_misB 等)。
      • 空间条形码白名单化与纠错,绑定至HDMI坐标。
    • 图像层面:
      • 组织图像(DAPI/HE)进行缩放与模糊预处理,分割组织区域。
      • 若自动配准不理想,可人工对齐并保存参数(如 parameters.json),再以“realign”流程复用,生成一致的背景掩膜与对齐图。
  • 空间坐标确立与细胞位置判定

    • 依据每个cell barcode 关联的空间条形码的坐标密度,统计在网格bin上的UMI分布;以最大密度bin为细胞中心,并结合核心-次中心比值校验唯一性。
    • 输出 cell_location.tsv.gz 记录细胞在芯片坐标系中的位置,实现表达矩阵的空间锚定与可视化叠加。

以上详细内容可以查看SeekSpace Tools

0 条评论·0 条回复